SAW III, it becomes a commercial movie after all.
 
我從 SAW I 就開始看, 那是一部把陰謀論和因果線索操弄得很棒的電影, 雖說美國票房奇佳, 也只能算是小兵立大功, 小眾市場而已.
商業電影, 要有一個詭譎的陰謀論, 分明的是非黑白, 和英雄人物. 在 SAW III 裡面, Amanda 成了替死鬼, 承擔 SAW II 的失敗; 而 John 則被塑造成英雄. 一個無論如何都想活下去, 用自己的價值觀教化世人的英雄.
 
SAW II 和 III 的前半部, 最為人詬病(最不討喜)的就是: 拼圖殺人狂已然成為真正的謀殺者. 他沒有給任何人機會, 規則不是嚴苛到達不到, 就是即使達到了, 仍然逃不出生天. (例如可憐的 Carrie) 於是 Amanda 並非意志特別堅強而存活, 而只是特別幸運, 她的生存遊戲條件只要犧牲別人就夠了!
 
專職變態不講正義的電影不是不能拍, 只是市場很小. 拿 SAW III 比 SAW I 就知道. 同為娛樂性極佳的作品, SAW I 迷人的地方在故事情節的發展, 兩個搞不清楚狀況的人和一頭霧水的觀眾一起找謎底. 至於是非對錯, 每個人的後續發展, 電影留下了很多空間. SAW III 就不同了, 觀眾對血腥場面和那些 "遊戲" 已經很習慣, 整部的情節張力就是最後的陰謀論, 以及扭轉 John 在 SAW II 裡的形象. (所以說是商業電影) 所有的錯事都可以解釋為是 Amanda 一手搞出來的. SAW II 裡那個倒楣去窺看門後的傢伙就是一例.
 
誠如我看完 SAW I 時所做的評論, 這部電影並不是在講要人珍惜生命的寶貴, 而是人們在恐懼和無知下所做的失敗決定; 在 SAW III 裡面, 則又加了 "憤怒" 一項. 憤怒和無知下所做的決定, 導致了所有人同歸於盡的命運.
If you follow the rule (and have enough courage), you will survive.
問題是, 你能相信一個把你擄來的人嗎? 你必須在逃脫的時刻, 做出最佳的判斷.
把腳鋸掉, 有沒有能力走路? 大量出血最可能是瞬間昏厥. 相反地, 餓個幾天(而且不缺水)等待被人發現, 說不定有更高的生還機會.
 
然而如果是我, 我也會把 John 宰了的, 哪怕他是不是有原則有信仰的 hero killer. He's a killer, 那是不可抹滅的事實!
 
(很多人覺得把腳鋸掉的醫生已經生還了還成為祕密接班人, 可是我記得有看到他的屍體在門外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laudia 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