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將這次的照片和之前比對後, 有個感想是...還是皇帝和阿弗蘿黛蒂比較好用...顏色比較飽滿. 本次手機是漱口用.)

這是第四次到日本, 第一次到關西. 從關西機場人工島到市內的跨海大橋上, 我居然已不復以往到達新城市的興奮. 假名看得多了以後, 還沒有感受到 "這是國外" 的感覺. 大阪是個海港, 在進入市區前, 有一區的工廠建築風格很像是機械城市, (就是像用鐵絲做建築物的風格) 相機品質不好, 不知道大家能不能感受. 煙囟也是有的, 反倒讓人覺得台北要來得商業化得多了.

結果搞了半天忘了帶線和充電器出來... 雖然可以用藍芽連電腦, 但可惜還不能無線充電啊~~ 從球場回來後在 am/pm 有看到在賣四用充電器, 1780Yen, 小貴. 撐一下明天去旁邊的近鉄百貨看有沒有比較便宜的.

在大阪市區逛的第一個印象是腳踏車很多(搞不好比行人多?), 是我去過的其他城市都望塵莫及的. 腳踏車可以騎在人行道上, 但人行道的設計並沒有因此特別寬敞, 因此對行人來說其實是險象環生的, 我就被一個歐計桑(5x or 6x?)撞到手. 真是ooxx. 就算沒有鈴鐺, 你總可以叫一聲吧. 第二個印象是全家也很多, 大概相當於國內的7-11那種密度吧.

在棒球賽開始前, 我去了松屋町 http://www.matuyamati.com/Dolls.html 附近逛, 原本是希望能有去淺草寺仲見世街的感覺, 但結果相當失望. 顯然松屋町商店街並不屬於觀光場所, 人形與結納都是有所意義的, 例如女兒節(三月三日)或兒(男)童節(五月五日)時 (所以叫三月、五月人形) 才會特別有生意. 再加上今天也不是假日, 除了有一半的商店休息外, 另外一半感覺比較像倉庫或雜貨店, 不是堆滿了箱子, 就是幾乎都在賣小學生的玩意, 擺出來的人形沒幾個. 比較給人男童節的黃金週過後正要把東西整理收納的感覺. 結納則是中文納采的意思, 也就是下聘時所準備的一些傳統禮品. 看來看去都不太適合買回家.

說像雜貨店, 其實有一點特別神奇的是幾乎所有店都有賣烟火, 而且種類很多, 看來烟火在大阪沒有管制. 但我還是想不到到底要在哪裡可以安全地放烟火. (學校嗎?)

惟一比較有看頭的是久宝堂 http://www.kyuhodo.co.jp/  走的是高級路線, 有人形店應有的氣派, 惟一缺點是啥都買不起 :P 但至少老闆娘很和氣地讓我拍了照, 只是我不好意思待太久一直拍都不買, 這樣很像奧客.

最後只買了手帕, 理由是畫得很像紅天女. :P 只是不知道哪一年我才會拿手帕來用就是了... 對了, 買手帕的店叫柳井初商店, 瓦屋町1丁目13番2號. 裡面的人形也還滿多的. 或許最大的問題就是, 品質比較好的店, 擺出來的東西都超出我的預算吧... 雖然逛街不一定要買東西, 但是逛 "一定買不起" 的街就很 frustrating 了.


下一個目標就是Kyocera(京瓷)巨蛋的棒球賽囉~ 火腿鬥士隊 vs. 歐力士. 我記錯了開始的時間, 早到了半小時, 不過正好有時間記點感想. 一開始看到大家在排隊, 還以為大阪人都這麼瀟灑, 比賽到臨頭了還在買票; 等自己拿到了票, 才知道大家是在等入場. 不知這是不是日本球場的慣例, 當我買票時是不能決定座位的, 只決定了區域(和價錢). 我的票是三壘側第二層的 1列 163番, 應該是最前面一排的位置了, 拜訂得早之賜吧. 記得2007年去看日韓戰時, 前面一堆韓國人每次一打長打就站起來, 真的很想打人. 到了kyocera dome, 發現倒不會有這問題, 大家坐著還是可以幾乎將全景看得清楚. 台灣(台中)的球場, 觀眾席太靠近了, 才會有視野不好的問題.

但是..我坐的第一排前面位置超小... 膝蓋有卡到的感覺. 我不算高, 不知道其他人要怎麼坐...@@ (後來那一整排只坐了兩個人, 兩個人都得用淑女側坐法把膝蓋伸展出去...)

我在球場裡買了御便當當晚餐. 有點貴(1000Yen), 而且我吃到的是冷的..:'( 等吃完了才發現底下有個石灰粉包, 拉開一條線讓水和石灰混和會放出熱量, 可以加熱... 太遲了... 只能安慰自己至少長了見識. 看過了台美日的球場, 發現大家的習慣都還不差, 該帶走的垃圾都會帶走. 雖然這麼說有點歧視的味道, 但需要入場費的地方, 願意付費的人多少是生活水準較高的, 教養也往往好一點.

坐在第一層的有許多人穿了Fighters球員的球衣, 最多的當然是達比修有和稻葉篤記啦~ 其中還有拍到Tanaka田中賢介的. 開場前看到許多小學生棒球隊到場內練球, 這應該也是一種慣例吧, 可惜這種事大概不可能發生在台灣. 運動員是越來越少囉~~更別說從小培養了.

終於到了開場的時間, 還是要提一下總是讓我有感觸的國歌. 日本國歌旋律其實還滿像中國古樂的, 不像歐美國歌多半用進行曲, 配上來總覺得不合時宜. :P 但重點不是這個, 一如我在洋基球場時看到的, 京瓷巨蛋的(幾乎)每個人都站了起來 (沒站起來的是外國人? :P), 肅穆地聽完國歌演奏, 這在台灣這種國家認同混亂的地方根本不復見. 日本人畢竟還是不像美國人, 會大聲唱起國歌, 但一段旋律就可以喚起共有的連結, 即使血緣不同(尤其是美國), 人們有個向心的歸宿.

因為相機很爛, 雖然在三壘側的位子可以看到小有在練球, 但是根本沒辦法拍得清楚. 如果早知道只有最下面那層樓, 可以倚著護網, 在最近的距離拍到選手, 我就多花個2000Yen了. 如果還有下回, 一定要這麼做. 還好kyocera dome 的票價不算貴, 不像可怕的 yankees stadium, 當時花的錢比今天還多, 位置卻爛得多了. 一堆坐在下層的球迷都拿出高級相機&DV 在拍, 而且男的還是比女的多. 所以還是要大聲宣稱一下... 我喜歡小有真的不是因為他長得帥, 是他球技好 :P 不然難道那些男球迷都是同性戀嗎? 身為伊朗-日本混血兒, 本身話題性就十足, 彷彿科班出身的完美投球姿勢, 超低防禦率 (不過今天這場拉高了), 以年輕做為後盾動輒時速140, 150 km + 120, 130 的用球數, 最後再加上長相(美麗是一種乘法, 不是加法), 成為全國明星並帶動球隊收入, 本是他應得的.

打太鼓和吹銅管的樂隊應該是球隊養的吧. 我很難想像如果這是球迷自發組織, 他們如何能承受每一個禮拜得跟著球隊跑而且撥出時間練習. 日本球迷不像美國球迷那般狂熱, 會把場子炒得很熱, 相反地, 兩邊的樂隊很有秩序地只在自己球隊攻擊時發聲. 台灣也差不多, 但是規模較小(一人太鼓 + 一人小喇叭), 反而讓人覺得那可能是自發性的. :P

不過今天這場比賽不算太精采, 小有的表現也是平平, (看來穩定是他的一個問題, 國際賽的表現常不如預期也是有目共睹的) 被長打比短打還多. 我還"不小心"昏迷了兩局, (昨天睡眠實在太少..) 最後MVP果然如我所料是給了今天的勝利打點小谷野. 不過至少是圓了一個夢啦, 看本人還是比看電視有感覺的.

雖然我是來幫客隊加油的 :P  不過要稱讚一下所謂 "主場" 的用心; 場內的 LCD 可不只是用來賺廣告費而已, 更是 show 出自家隊員最好用的利器. 比賽中途, 看板還會show出大家的生日籍貫經歷(曾待過哪些球隊), (比起來, 天母棒球場放著 LCD 不用實在太浪費了) 發現有不少人是高中球隊後就在同一支職業棒球隊待到30幾歲. 大聯盟那種自由球員制度看來沒有影響日本職棒, 只要還有能力待在一軍, 大部分人還是遵照傳統, 把第一家公司當作終身職業在幹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laudia Ko 的頭像
    Claudia Ko

    Claudia's Present

    Claudia 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